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 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钛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6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2169
0
核心提示:2012年10月11日,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凉山州委、州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又一重大举措。西昌市委、市政
 

2012年10月11日,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凉山州委、州政府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又一重大举措。西昌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成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机遇,综合考虑太和工业园区交通、区位、矿产优势和业已具备的产业基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创新发展、转型跨越,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明确将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建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作出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钛都”的重大部署。未来5-10年,“中国钛都”必将成为西昌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依托凉山钒钛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国钛都。凉山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达96亿吨,钒资源占全国总量的52%,占世界的11.6%;钛资源占全国的95%,占世界的35%。凉山钒钛磁铁矿资源已探明储量17.9亿吨,钒(以五氧化二钒计)的储量257.36万吨,钛(以二氧化钛计)的储量为1.3亿吨,其中西昌占总量的72%,会理占27%。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境内太和矿区与攀枝花、红格、白马并称“攀西四大钒钛磁铁矿”,属特大型钒钛磁铁矿床,远景储量9.5亿吨。根据2010年国家新一轮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初步估算,太和矿区钒钛磁铁矿保有资源储量17.18亿吨,预计储量可达到30亿吨;同时,在西昌市响水乡峰子岩钒钛磁铁矿新探明资源储量5593万吨。2013年,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迅速启动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工作,已确定重庆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正在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洽谈园区总体规划编制相关事宜。根据规划方案,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将以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做大钒钛千亿产业,打造“中国钛都”为目标,遵循“产城一体、园城共融”的建园思路,秉承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重点发展以钒钛及多金属综合利用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配套发展建材、商贸物流等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布局为“一核二组团”,即主体功能核心区、产业核心组团、原料采选组团。规划目标是至2030年,园区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产业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园区,建成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钛都”。

抓住五大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构建钒钛全流程产业链。当前,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面临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等三大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和省州开发攀西建设凉山等重大部署带来的发展契机。园区将珍视面临的机遇,紧紧围绕“中国钛都”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坚持走资源精深加工的路子,大力发展科研总部经济,加快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核心技术研发,突出高端产业链条延伸,打通采选—提炼—钢压延—制成品—高端产品钒钛全流程产业链,实现钒钛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

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钒钛产业发展道路,全面提升钒钛及多金属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真正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以钢铁为主到以钒钛新材料为主的转变,从单一资源开发到综合利用的转变,从粗放型开发到集约型开发的转变,从基础原料基地向新兴高端制造业基地的转变,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到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转变。 

产业发展预期目标:以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发展为基础,以资本和科技为驱动,进一步延伸钒钛产业链,整合各类要素支持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品规模化,最终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钒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钛资源回收率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实现新突破,在高端产品研发、生产应用上有重大进展,高档产品比例大幅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全面提高。近期至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至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到203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十二五”末,钒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十三五”末,钒钛资源平均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左右。

产业发展路径:园区将以夯实基础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配套产业的思路,重点发展钒钛及多金属综合利用产业,加快推进钒钛钢铁向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钒钛精深加工、建筑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钒钛制品,以军带民、以民促军,推进钒钛资源产业链向中高端拓展。基础产业方面:加紧研发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高效利用技术,实现对低品位的表外矿和极贫矿的综合利用;突破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力争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及装备研发实现新突破,实现高效综合回收利用铁、钒、钛;大力攻关高钛型炉渣提钛及残渣综合利用技术,实现高钛型高炉渣中钛的富集、分离和提取;提高钒钛磁铁矿伴生的钴、镍、镓、钪、铜等稀贵金属的分离、提取及深加工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超级合金、硬质合金、磁性合金。优势产业方面:钛产业重点发展氯化法钛白、高档专用钛白等终端产品,加快发展金属钛、钛材等,积极开发航空航天、船舶、医用等系列军民用钛合金材料;钒产业重点发展钒功能材料、钒基合金、钒电池等,积极发展军民两用含钒合金钢。新兴产业方面: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引进电力设备、输油管道、精密仪器及关联配套项目,大力引进汽车、航空航天、医用零部件制造项目;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和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工程塑料、硬质合金等新型材料,鼓励企业开展纳米、超导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加快高效节能设备、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领域的发展,开展重点节能技术示范、产品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推进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配套产业方面:建材方面重点开展矿渣、废石综合利用、花岗石开采加工,大力引进涂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和先进结构材料;商贸物流方面大力推动制造业与商贸业、物流业、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与“中国钛都”相适应的“依托凉山,服务攀西,联接成昆,辐射东南亚”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八大举措,推进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规划编制方面:全面开展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重点项目规划和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争取2014年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体制建设方面:探索建立“政园合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抓住国家建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契机,协同州市相关部门开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工作,全面开展“中国钛都”建设政策试点、先行先试方面的探索,提出在财税、供地用地、直供电、资源配置管理、生态补偿方案。平台载体建设:按照“科学化布局、规范化建设、功能化配套、市场化运作”的要求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年内落实标准化厂房用地200亩,启动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可研编制、项目选址、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与园区发展相适应的道路、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十二五”末初步建成钒钛专用公路北延段、西大路、核心区骨干路网及水电路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创业硬环境。重点项目建设:根据《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重点项目规划(2013-2017年)》,围绕关联发展、成链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十二五”期间投资百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启动园区服务中心和建设开发公司组建工作,搭建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环保治污、技术研发、产品检验检测、公共物流、创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中国西昌门户网站群系统。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经济运行分析预警机制,强化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深化项目协调服务,推进2013年度园区经济迈上新台阶。强化招商引资:瞄准国际国内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前沿技术和目标企业以及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科学论证与选择,大力引进能推动西昌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下游中高端企业。

产业实现集群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明显。2012年,在整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 西昌市太和工业区强化煤、电、油、运等要素保障,深化协调服务,园区经济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8户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销售产值70.59亿元、利税7.65亿元,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5亿元,集采选、提炼、钢压延、新材料为一体的钒钛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立足太和矿区磁铁矿资源,园区相继建成了攀钢西昌新钢业、重钢西昌矿业、瑞康钛业、西昌新钒钛等钒钛钢铁企业,2000年前因资金、技术等原因,钒钛磁铁矿中钒和钛综合回收率仅为50%和25%,产值在园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仅为1%,钢铁行业占98%,钒钛制品成为副产品。2000年以来,园区企业相继投入30多亿元开发钒钛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技术革新。产业结构方面,钢铁行业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下降至89.2%,钒钛新材料产业上升至8.8%,建材行业为1%,其它行业占比为1%。园区钒钛磁铁矿原矿回采率由92%提高到97%,矿石损失率由8%降低到2%,全流程钛回收率由小于15%提高到50%以上,钒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47%。

产品由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通过多年发展,目前园区已逐渐从初级原料基地逐步向效益最大化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迈进。目前,园区企业主要产品有钒钛铁精矿、钛精矿、金红石型钛白粉、热轧窄带钢、冷轧带钢、抗震螺纹钢、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钛、非颜料钛白、50钒铁、80钒铁、偏钛酸、焊管、方矩管等钢制产品和氧气、氮气、氩气、液氧、液氮、液氩等产品。2012年,园区企业采选矿石630万吨、钒钛磁铁精矿160万吨、高钛型钒钛球团矿100万吨、钛精矿16万吨、钴硫精矿3万吨、硫酸15万吨、电解铜100吨、氯化钴380吨、碳酸镍120吨,年产钒渣16万吨、钒制品1.88万吨、铁400万吨、钢390万吨、管材370万吨、钛白粉3.7万吨。

钒钛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储备数量多且较为成熟。西昌市钒钛生产企业15户,共承担国家、省、州和企业自主立项的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科技项目143项,取得科技成果4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中,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园区内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和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授牌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成果和国家专利及专有技术,两家企业均建有研发中心,研发人员182人,2012年研发经费支出934万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产值达到24.65亿元。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在矿山表外矿再利用、提高原矿回采率、降低损失率和钒钛磁铁矿选铁及尾矿综合利用方面,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全粒级钛铁矿浮选方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选铁及尾矿综合利用、高钛型钒钛护炉球团矿、钒钛矿脱磁、高品位人造金红石等9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并成功应用,技术成果水平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2012年,公司获得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专项优秀矿山企业”称号。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的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获国家重大科技发明一等奖,钒钛磁铁矿冶金新流程获国家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含钛高炉渣湿法提钛技术”、“高纯水制备高级钛白粉方法”、“钛白粉煅烧无污染进料装置”及“烧结烟气脱硫技术”等8项国家专利和专有技术。

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成效显著。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始终坚持园区与城镇建设联动和谐发展,“以工带农、以工促农、以工兴农”,园区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新组团。园区已形成职工生活服务区、村民安置点与集镇集中布局的城镇化新模式,集聚城镇人口近5000人。截止2012年,重钢西昌矿业出资近5000万元建设的开元乡彝家新寨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安置拆迁户74户、335人,现已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投资1.38亿元正在建设的太和镇小麻柳村安置点占地240亩、建筑面积47700平方米,安置拆迁户228户、948人;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太和镇转山安置点占地85亩、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安置拆迁户98户、384人。另外重钢西昌矿业投资近7000万元的安宁河右岸生态绿道,总里程9.73公里,既治理了河滩,又解除了两岸村民长期所受的洪水威胁,完成造田近200亩,受到省州市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农户的高度评价。目前,太和矿区植被恢复二期工程已于3月全面启动,工程完工后预计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绿化面积4000余亩。


攀西发展战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现已正式成立。试验区范围包括凉山、攀枝花和雅安市“一市、九县、三区”,而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太和、白马、红格、攀枝花等矿区,发展优势明显。规划建议国家考虑攀西资源特点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加大税收政策支持,探索建立试验区建设用地新机制,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也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科技攻关专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此,太和工业园区抓住机遇,加快钒钛及多金属伴生矿为代表的凉山本土特色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必将在新一轮国家开发钒钛资源的战略布局中抢占发展席位,争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中国钛都”具备现实可行性。

国家西向战略。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有较大调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胡锦涛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未来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将西部地区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作为拥有独特资源秉赋的太和园区,在对接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从产业政策层面看,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鼓励四川攀西、河北承德地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指出“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国发〔2009〕38号、55号以及《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等文件的出台,也为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因此, 借助西部大开发以及成渝经济区等战略契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园区产业升级,全面建设“产业西昌”正当其时。

国家南向战略。中国—东盟自贸区。东南亚和南亚旅游、鱼类、农作物及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与我国西部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在产业选择和发展上,可以借道云南,充分利用与南亚和东南亚相对临近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高效利用该地区丰富的钛、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与此同时向该地区出口钒钛高科技工业成品。

四川省发展战略。2007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总体目标,提出建设“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而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正好可以抓住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这一有效着力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凉山州发展战略。为推进凉山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个意见、两个规划”,为凉山州在跨越发展新起点上迎来了重大战略性历史机遇,也为西昌市太和工业园区实现转型跨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尹华高、李明刚)

 
关键词: 园区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  凉山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业务主管
凉山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承办   四川中小企业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06773号-11
Copyright lsz.smesc.cn All rights reserved.